学术文“十万+”?小心别拆散了编委会

政见观察员/陶郁

这年头,学者很多时候也不得不在大众媒体上刷知名度,抢“十万+”、上头条。不过,出名未见得一定是件开心事。英文学术期刊《第三世界季刊 (Third World Quarterly)》的主编Shahid Qadir最近就登上了新闻版面,原因是期刊编委会十五名成员发布公开辞职信,明确与他划清了界限:要我们考虑回来,先换主编。

观点犀利——是学术争鸣,还是博关注?

故事源头是一篇“爆款”论文《The Case for Colonialism》,作者是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政治学教授季礼 (Bruce Gilley)。论文中,季礼公开为西方殖民主义正名。论文摘要开宗明义:“过去百年间,西方殖民主义饱受非议。如今是时候质疑这种正统观点了。”季礼认为:“总体而言,西方殖民主义不仅客观上有益(objectively beneficial),其本身就具有合法性 (subjectively legitimate)”。

这篇论文的“吸睛指数”,恐怕比季礼此前五本学术专著加在一起还要厉害若干个数量级。不过,季礼并不是第一个为殖民主义公开辩护的人,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为什么偏偏他“红”了呢?

事实上,这篇文章也并非季礼首次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殖民主义具有所谓积极意义的看法。2016年,在影响力更强的学术期刊《非洲事务 (African Affairs)》上,季礼就曾发文讨论了尼日利亚著名作家、公知奇努阿·阿切贝对“殖民主义积极传统”的看法。但那篇文章关注不多,唯一的学术引用就是季礼最近这篇“爆款文”。为什么偏偏这篇文章“红”了呢?

如果整件事是行为艺术,那背后的构思还真是“独具匠心”:“第三世界”这一概念与反殖运动联系密切,在以之冠名的期刊上发文辩护殖民主义,是不是黑色幽默?不过,如果这样富有争议的文章,能提升课题知名度、推动学术探讨向前发展,岂不也是美事?毕竟,学术自由就是允许持有不同观点的学者在探讨与辩论中加深对自然与社会的理解。

至少,《第三世界季刊》主编Qadir事后就是这么解释的。9月18日,他代表《第三世界季刊》编辑部发表声明指出,刊发季礼的文章不代表期刊同意亲殖民主义观点,而是希望能引发学术讨论。Qadir明确说,《第三世界季刊》的出版宗旨之一,就是“不回避发表具有刺激性、探索性的文章”。

集体“逼宫”——竟然忽略拒稿意见?

季礼文章的内容、Qadir的声明,都不足以让十五名学者从《第三世界季刊》编委会集体辞职。9月19日,集体辞职的编委也发表了一份声明,称辞职是因为Qadir刊发季礼文章的程序不符学术规范。
季礼的文章出现在《第三世界季刊》一个名叫“观点(Viewpoint)”的栏目里。文章登出后,第一时间就有学者怀疑,坤文发表在这样名称的栏目下“有蹊跷”,是不是没经过学术圈惯常的双盲匿名审稿?

Qadir在9月18日发表的声明中说,期刊对季礼的文章进行过双盲审稿。第二天,编委集体辞职声明中也提到,Qadir先前告知过编委这篇文章进行过双盲评审,但却一直没有答复编委所提出的公开审稿意见的要求。更有意思的是,辞职编委从私人渠道获悉,至少有一位盲审人建议不给修改机会、直接拒稿。公开辞职信中还爆料,Qadir最初希望季礼的文章在某期特辑里刊发,但特辑的两位客座编辑直接拒稿,因此那篇文章才作为普通论文进入审稿程序。

数日沉默后,Qadir在9月22日给编委会成员发邮件还原事情经过。按他的说法,客座编辑是反对在特辑里收录季礼的论文,不是建议《第三世界季刊》直接拒稿。因此,编辑部5月10日启动了常规审稿程序,两位审稿人,一个建议“小修” (minor revision),一个建议拒稿。Qadir根据这两个意见向季礼反馈,希望对文章进行重大修改 (major revision)。季礼8月2日把改后论文和对审稿意见的回复发给编辑部。五天后,Qadir直接决定刊发论文。

诚如Qadir所说,客座编辑不把论文纳入特辑可能处于多种考虑,不能视为对文章学术质量的直接评价,也就不能被说成是拒稿。面对两份有冲突的审稿意见,主编也确有一定自由裁量权。但是,Qadir在收到修改稿后不进行二轮审稿就迅速决定直接刊发,这种做法有待商榷。

论文不是你想发,想发就能发!

学术期刊主编权力不小,但这种权力不是建立在控制资源或垄断暴力基础上的支配性关系,而是一种为学术共同体研究质量标准把关的责任。套句冰火守夜人的台词:“我是研究中的利剑,学术上的守卫。”

一般而言,学术期刊主编和编辑部的权力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确定学术期刊的领域、风格和地位,并在学术界清晰、完整和高效地传播这些信息。第二,通过“一读”把明显不符合期刊标准的文章排除在审稿程序之外,直接发拒信。第三,把通过初步删选的稿件发给合适的审稿人匿名评审,并结合审稿人意见,决定稿件去留。

因此,一篇稿件是否符合学术共同体质量要求,应由匿名审稿人决定,而非主编或编辑部的其他人员决定。换句话说,主编决定“什么不能发”,审稿人决定“什么能发”。

具体到季礼的论文,既然采用了匿名审稿流程,当审稿意见分歧较大时,Qadir应该把修改稿发回审稿人,再次征求意见。就算Qadir觉得拒稿的审稿人无法回心转意,至少也应把修改稿发回给那位建议“小修”的审稿人,求证修改是否符合预期。如有必要,主编还应引入第三位审稿人,对修改稿的质量给出独立意见。然而,Qadir没有这样做,他实际上用自己的判断替代了审稿人的评估。这显然违背了匿名审稿制度的设计初衷、增加了出现文章质量硬伤的几率。

事后,Qadir以保护审稿人为名,拒绝向编委会公布审稿意见。这显得有些牵强。毕竟,编委让他公布的不是姓名,而是审稿意见。不管Qadir是因为现实操作困难,还是有其他难言之隐,这份遮遮掩掩,都给外界留下了太多遐想空间。也难怪编委会里的学者要用集体辞职这种“刚烈”的做法回应。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世界季刊》编委会中有四位成员和Qadir同样来自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而其中三位都在辞职信上签了名——真是一个“众叛亲离”的结局。

审稿流程有那么重要吗?

学术圈之外,可能有人产生这样的疑问:你们编委也不评价一下季礼论文的内容,只是强调对审稿流程不信任,这不是本末倒置么?让《第三世界季刊》登上头条的,难道不是文中为殖民主义辩护的争议性立场吗?

真理越辩越明。学术研究本身并不排斥争议性话题。其实,正是针对争议话题的辩论,促使学者发现新证据、发明新方法、发展新理论,推进人类认知前沿。这种前沿往往超越了普通人的经验认知。因此,为了准确裁定学术作品的质量,人们往往要求助于那些经过专业训练、更具可信性的学者。

由此,一种名叫匿名同行评审的学术评价机制被公认为是合理的制度。在学术界,发表高质量学术作品是“实体正义”,匿名同行审稿则被广泛认可为实现“实体正义”所必需的“程序正义”。如果学术界对一份期刊在匿名审稿方面的规范性受到质疑,其学术生命就面临终结的风险。因此,事情闹大后,Qadir承诺立刻改革编辑流程:任命执行学术编辑,新建顾问委员会。这些类似“危机公关”的措施本身当然对强化期刊规范性有利,但学术界买账与否,只能等待时间给出答案。

整起事件中,声明你来我往,就是没听见作者季礼发声。终于,在Qadir公开回复编委会质疑后,季礼在个人网站上发表声明,从《第三世界季刊》撤回文章。此时,距离这篇在学术界和大众媒体中引发轩然大波的文章上线,不过短短两周。撤搞声明很简短,季礼希望,撤稿能让针对殖民主义这个“重要问题”的讨论以“更文明”和“更富有关怀感”的方式展开。撤稿或许会为“爆款文”及《第三世界季刊》编委会危机划个句号,但学术界对匿名同行审稿制度的思考和关注却不会就此消退。

除了匿名同行评审,还能怎么办?

当然,匿名同行评审并非完美。如果论文思想超前、方法新颖,会不会因为审稿人“看不懂”或“不包容”而失去发表机会呢?同行的认可就是评定学术水平质量的唯一标准吗?今天,不会再现火刑柱上烧布鲁诺的惨剧,但把否定学术创新的事在学术界也不少见。

另外,匿名同行评审容易塑造“小圈子”。那些符合学术界既有品味、旨在发展而非挑战潮流的作品,相对更容易发表。再加上学术圈“不发表、就出局”的大环境,匿名同行评审难免把研究者们塑造成有自身利益和偏好的行业共同体。这其实就是为什么外界一直批评学术界不接地气、不解风情,甚至不谙世事。

不过,综合效果和效率考量,匿名同行审稿在现实中仍是相对更合理的制度。套用丘吉尔的话:匿名同行审稿是一种极坏的学术评价机制——除了其他所有不断地被试验过的学术评价机制外。正是因为匿名,学者们才能够去除与学术无关的压力,对论文的学术水准作出相对公允的评价。

当然,为了避免匿名同行评审存在的缺陷,学术界那些“不断地被试验过的学术评价机制”也仍在不断试错中推陈出新。例如,开源同行评议学术期刊PLoS ONE拥有6000多位编辑,每位编辑可自行领取感兴趣的投稿进行评估,也可邀请评审人提供意见。这样一来,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某篇论文仅仅因为某位主编个人喜好而被枪毙的情况——6000人中总归会有伯乐吧。

另外,还有一些期刊开始试行所谓“开放的同行评审制度”,即在文章发表同时,也发表审稿人意见,供读者一并参考。审稿者可以选择匿名、也可以公开身份。当然,相比传统匿名审稿模式,这些新模式往往需要更多人力、财力和技术支持,也在根本上削弱了期刊主编的实际权力。因此,它们目前的应用范围尚不广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