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改清洁能源”,英国人是怎么做的?

政见特约观察员/芦佳琪

煤炭燃烧产生的空气污染是许多国家工业化进程中遭遇的最为棘手的环境问题之一。率先进入工业社会的英国也曾备受煤炭的困扰。

虽然大洋彼岸的北美最晚在20世纪早期已经开始普及油气的使用,但是在英国,直到1950年,煤炭比重仍占能源消费的90%。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促使英国人开始反思煤炭带来的危害,英国政府成立“比佛委员会”,专门负责调查烟雾事件并制定应对政策。

经过研究,比佛委员会估计:家庭年排烟量90万吨,工厂80万吨,铁路30万吨。家庭排烟是绝对的大头。

那么,比佛委员会是如何减少家用煤炭污染的呢?

首先,比佛委员会建议成立无烟区,在英国一些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严令禁烟。在无烟区内,无论是工业还是居民都不能排放黑烟。

实际上,早在20世纪30年代,全国烟减排委员会就提出了设立无烟区的建议,但是由于战争延误,直到1951年,考文垂才实施了这个政策,曼彻斯特于次年接受了这一建议。

无烟区的控烟效果立竿见影,曼彻斯特的空气质量有明显改善,人们发现冬季的雾霾天数比往年有所下降。比佛委员会试图推广这一政策。由于替代燃料有限,委员会决定先集中处理所谓的“黑色区域”,即煤炭消费最为集中的区域。在“黑色区域”内,无论工业还是居民一律不允许制造烟雾。

对于家庭采暖,比佛委员会建议使用煤气、电和固体无烟燃料作为散煤的替代。

虽然煤气和电能更先进和便利,但当时的英国几乎没人愿意立刻使用煤气和电来替代煤。怎么办?

重点放在了无烟固体燃料。除了能更有效、更便宜的提供热量,无烟固体燃料与家庭现存的炉火设备更契合。改造一个现成火炉只需要3-5英镑,而把它改造成煤气炉则需要10-20英镑。固体无烟燃料是指无烟煤、人工燃料和焦炭。无烟煤是一种天然形成的高品质煤炭,存量稀少,而人工燃料又太贵,都不适合大范围推广。当时煤气的储气调峰系统尚未建立,而焦炭易于大量储存,可以应对冬季寒冷天气里的需求高峰,避免了寒冷季节无法满足供暖需要的弱点,保障了公民的基本需求。

因此,比佛委员会得出结论:大多数家庭用煤应该被焦炭所取代。政府也拿出一笔资金专门用于补贴家用壁炉改造。

到了1960年,控煤取得了初步成果,伦敦的黑烟浓度下降了近44%。当然,也许是为了展示焦炭无烟优势,委员会有意忽视了制造替代能源时产生的大量污染。

在推动焦炭的过程中,比佛委员会遇到了来自地方政府的阻碍。比如,爱丁堡的官员抱怨:爱丁堡需要用50年的时间来完成燃炉改造任务。

更大的挑战来自于成本。地方官员指出,“他们必须进行大量的宣传,就无烟燃料的优点教育民众,才能采取强制措施。对焦炭的反对很强烈。”同时,相比煤炭,焦炭仍然稀少,为了满足民用,政府和工业的焦炭锅炉改为烧石油。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随着70年代早期北海油气田的开发,廉价的天然气开始进入千家万户,在更大范围内替代了煤炭制品。2015年底,英国政府宣布计划,将于2025年将关闭所有燃煤电厂。这个靠燃煤撑起的“日不落”帝国将彻底告别煤炭。

参考文献
彼得·索尔谢姆 (Peter Thorsheim) ,2016,《发明污染 : 工业革命以来的煤、烟与文化》,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