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时代,政府应当补偿出租车吗?
政见观察员/马亮
图源:新浪
在优步(Uber)、滴滴等网约车的冲击下,传统出租车行业受到严重影响。在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压力下,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政策,对网约车采取限制甚至叫停。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Katrina M. Wyman指出,对出租车进行监管需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
公允的管理
出租车的监管逻辑
许多监管以保障乘客安全为藉口,但是却并没有提升乘客安全。无论是司机背景审查、汽车安全标准还是购置保险,都是为了解决乘客的信息不对称并提升乘用安全性。网约车的兴起,使乘客隐私的保护成为越来越凸显的问题。
出租车司机是独立承包商,参与并组织工会的集体行动力量也不够强,在同牌照持有人的议价谈判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为了保障司机的健康、安全、就业和经济利益,目前出租车行业一般规定“份子钱”的上限,避免司机受到过度利益盘剥。许多出租车司机转为网约车司机,因为可以获利更多。但是如果网约车行业形成寡头或垄断格局,那么司机的命运很有可能会回到过去。
出租车司机应该一视同仁地为所有乘客提供服务,而不应因为乘客的种族、是否残障或目的地的距离远近而歧视或“挑单”。尽管网约车司机也会“看人下菜”地选择乘客,但是如果善用基于后台数据的技术监督,则可以抑制歧视现象的发生。
改变监管框架
在一些将网约车合法化的地区,政府不允许网约车巡游或在出租车站拉客,以便为出租车预留一个受保护的市场。这样做仍然换汤不换药,不仅扭曲出租车的供给,而且导致价格高却质量差的乘用服务。为了减轻出租车牌照拥有者的转型阵痛,政府可以采取一次性经济补偿,而不应延续行业保护政策。
网约车的崛起为淘汰过时的监管框架提供了契机,政府应考虑放松监管,特别是不应将行将朽木的监管框架套在新兴的网约车行业。放松监管将会掀起新一轮的汽车行业技术革新,推动无人驾驶等技术的勃兴。航运业等其他电信交通领域逐步减少了行业监管,但是出租车行业却止步不前。对于出租车监管部门而言,至关重要的是去重新思考行业监管框架,迎头赶上市场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Wyman, Katrina M. “Taxi Regulation in the Age of Uber.” NYUJ Legislation and Public Policy, 20 (2017): 1-100.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