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德公司:体系作战概念如何影响中国军队改革?
归宿/政见观察员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军队史无前例的军事改革仍在深入推进。此轮改革以“重塑作战指挥体系”为重点,并将“增强军队的体系作战和体系对抗能力”作为衡量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准,对中国军队未来的作战方式和能力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在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通过研究大量中文资料,特别是解放军出版的文献资料,剖析中国军队的体系组成,试图理解中国军队语境中的体系和体系作战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评估体系作战对中国军队改革和实际作战能力的影响。
什么是体系作战?
研究报告指出,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极大地震惊了中国领导人。自此之后,中国军队开始重新审视现代战争的形态。中国军队认为,体系作战取代单纯杀伤敌方有生力量,成为21世纪的基本作战模式。战争和军事冲突已经转化为体系之间的对抗,体系破击战则成为打赢局部战争的主要作战方法。
在英文里,“体系”和“系统”都被称为“system”。但在中国军队的语境中,体系是由多个系统有机融合组成。在系统内,还有各种分系统和组成要素。
研究者指出,中国军队在和平时期没有固定的作战体系。但是在战时,可以根据任务目标抽调相关系统和要素,构建作战体系。中国军队的作战体系一般包括五个系统,即指控系统、火力系统、信息对抗系统、侦查情报系统和后勤支援系统。中国军队所提出的体系作战能力,就要求要将这五个系统有机融合,形成联合作战能力,并通过信息网络等先进技术,力争实现各个体系与系统间的无缝对接。
体系作战如何影响中国军队?
研究者指出,在过去的20多年中,“体系作战”已经成为中国军队相关文献资料中的高频词,体系思维也是中国军队战略规划、组织建设、部队训练乃至装备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近年来,中国军队加大对各类新型装备的投入和研发力度,将这些新装备纳入作战体系,提升体系作战整体效率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体系作战的理念和构想也成为此轮中国军队改革的主要逻辑。在旧有军区体制下,中国军队各个系统相互割裂、资源分散,实际上处于“貌合神离”的状态。一旦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旧有军区体制很难实施快速反应。而在新的战区体制下,由战区指挥机关统一调配战区内的各类作战系统和资源,将有助于更好打赢未来的战争和军事冲突。当然,这些改革和调整也需要进一步磨合和适应。
在体系作战的思想下,“体系破击战”成为中国军队克敌制胜的主要战法。研究者认为,中国军队“体系破击战”的方式,主要包括切断敌方指挥系统内信息传递、打击体系内组成要素、破坏敌方体系构成、扰乱敌方体系运行节奏等等,作战手段除了常规的火力打击外,也包括通过电磁和网络的攻击和压制。
体系作战与中国(军队)改革方向
研究报告认为,“体系作战”的概念在中国军队话语中已经被广泛讨论,但是在美国防务界关注的并不多。研究者建议,美国防务界首先应该理解中国军队关于体系对抗和体系破击战概念的发展过程,了解中国军队对于对手作战体系弱点的理解。毕竟在战争时,这些中国军队所理解的体系弱点将成为攻击的重点。
研究者也指出,中国军队的体系作战观点仍然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适应体系作战的新观点,中国军队也需要开发新系统,并对现有系统做出完善,特别是将针对对手的新形成的体系能力做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目前,中国军队关于体系作战的能力概念还在构想阶段,但未来一个时期,随着中国军队装备发展和组织建设的推进,体系作战理论和实践将会进入相互推动转化阶段,值得持续关注。
事实上,中国领导人构建体系的努力决不只局限于军事领域。从过去几年的政治实践,以及近期释放的一些信号看,中国领导人可能会将“构建体系”作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收拢分散的国家资源、能力,并将其纳入最高领导层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或许将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方向,也必将牵动更多人利益。
参考文献
Jeffrey Engstrom “Systems Confrontation and System Destruction Warfare: How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Seeks to Wage Modern Warfare” (2018). Rand Corporation,,www.rand.org/t/RR1708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