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政治学】北美政治系的博士资格考都是什么样?
作者/政见团队
编者按:
政见从2011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在这期间,我们的成员人数不断增加,文章覆盖的领域也愈发广泛,从一开始的以中国政治为主,到现在囊括了从发展经济学到左翼批判理论的宽广光谱。这种改变,无疑符合我们想将社会科学前沿研究介绍给广大读者的初衷,但也让一些老读者抱怨难以找到自己关心的内容。因此,政见决定开展“栏目制”试点,一方面在标题中明确文章的分类,另一方面推出更多跟特定学科相关的专题。今天这篇推送,是“当代政治学”栏目首次跟大家见面。几位就读于北美的政治学博士生将讲一讲自己参加博士资格考的那些故事。如果您对加入本栏目有兴趣,欢迎将简历和作品发送到webmaster@cnpolitics.org
李泽人(杜克大学):
在杜克政治系拿到博士学位要闯过三关。第一关就是博士资格考试。我们系每个博士生需要选择一主一副两个方向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资格考试只考主领域,形式是一天的笔试(规范政治理论会附加一场口试)。
在谈资格考的体验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我系比较“奇葩”的研究方向分类。和美国大部分的政治系都不大一样,我们的研究方向被分为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政治制度(political institutions)、规范政治理论(Normative Political Theory & Philosophy)、政治行为和认同(Political Behavior & Identities)、政治方法论(Political Methodology),以及安全、和平和冲突研究(Security, Peace, & Conflict)。设计这套分类法的初衷是解决长期以来系里做美国政治、比较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几拨人缺乏交流的问题。虽然还是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问题(做美国政治的集中在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和认同,而做比较政治的很少在这个方向;做国际关系基本只在安全、和平和冲突研究),总体来讲我系同学跨方向的交流还是挺多的。
我在杜克主修的是政治经济学,在考试以前,这个方向的学生需要完成三门必修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课(core course)。此外,除了学政治哲学的,其他方向的学生还需必修三门方法课(两门量化分析,一门博弈论)。当然除了这些硬性要求外,我系同学大多都会去经济学,商学院,统计系再修读一些难度比较高的方法课和讨论班。
在完成必修课程之后,我们在第二学年结束时迎来资格考试。考试只考每个博士生选择的主要方向。政治经济学方向的考试由三个小的板块构成,分别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前沿。每个板块有两到三个问题,考生可以任选一个写一篇小文章(essay)。总共要在八小时内完成三篇小文章。前两个板块主要考察大家的基本经济学知识,而第三个则测试考生对现有文献的掌握程度。一个悲伤的事实是,挂人在我系并不是偶然事件,根据小道消息,每年都会有一两个人被直接挂掉或者被要求参加额外的口试。如果考试不合格,系里一般都会给学生发一个硕士学位,再让其退出博士项目。
如果把博士训练比做世界杯的话,过了资格考试可能只能算预选赛出线(虽然预选赛也很难出线对吧,中国男足)。之后的论文考试(preliminary exam)则是进入了世界杯决赛圈的小组赛。在第三学年的上半学期结束后,我们需要完成一篇论文,要求是达到可以在期刊发表的水平。一般我们从第二年下半学期就会开始准备论文,在资格考试之前形成提纲和研究设计,在暑假和第三学年的上半学期完成整篇文章。论文通过与否由三名教授组成的委员会决定。在做完展示之后,委员会成员会给出结论:通过或者不通过,不通过的话学生会再有一个学期时间“大修”论文,并于第三学年结束之前再次答辩,如果还不通过,就只能卷铺盖回家了。
过了论文考试的“小组赛”之后,紧接着就是博士论文的开题、写作、找工作等等一轮接一轮的大浪淘沙。虽然不会像世界杯的淘汰赛那样,输了直接出局回家,但是辛酸和压力却也常伴左右。若是对研究没有很强的兴趣,这种过程会非常糟心。
刘冬舒(雪城大学):
我们系博士资格考安排在第二年暑假的八月中旬进行,也就是入学接受了两个完整学年的政治学教育之后。每个博士生要求有两个主修方向,而资格考就是针对这两个方向进行测试。每个方向的考试要求从多道题目中选择两道或三道作答。考试时间为8个小时(3道题)或者5.5小时(2道题)。因为考试时间特别长,系里会为考生准备食物。不过除了香蕉以外,其他都是那些我看了就没什么胃口的美国零食。考试允许每人携带一份A4纸大小、正反两面的参考资料,内容由个人安排决定。因此大家通常都会用极小的字号密密麻麻的写满两面纸。笔试结束后,系里会安排资格考委员会的老师对每个博士生的答案进行评阅,之后再根据答案进行单独的口试。只有笔试和口试都通过的学生,才算是正式通过了资格考。
笔试考试的题目类型其实和国内常见的论述题差不多,大多数都是本领域内的热点话题。我的主修方向是比较政治学和公共政策。比较政治学一科我选择的三道考题分别是关于非民主政权为什么也要开展选举,中国研究领域只关注中国的利弊,以及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什么联系。这三个问题都算得上是比较政治学领域比较经典的话题。其他我没选择的题目还包括民族政治、定性与定量方法的优劣等等。公共政策我回答的两道题目则是政策过程研究中几大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政策执行研究中由上而下(top-down)和由下而上(bottom-up)两种流派的对比。根据事后我从老师们那里得到的反馈来看,他们心目中优秀的答案通常并不是简单的回顾和分析文献,而是要在回答中建立自己的观点和逻辑体系,并合理的应用文献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因为我们是在八月底考试,所以我整个资格考复习主要是在暑假进行的。比起开始复习前的各种幻想,真正的复习过程其实远没有那么紧张。比较政治学是一个包罗万象的领域,有很多不同的文献流派。我导师之前建议我要通过梳理各个领域内核心的争论议题来进行复习,我觉得是非常有用的策略。提纲挈领地总结一遍之后,可以更好地把各种文献归类,有的放矢地开始准备。我原本预计复习过程中会有大量的阅读。结果证明,虽然我也的确读了很多文献,但是应该远不及我预期的多。毕竟很多从图书馆借来的书,最后基本也就原封不动的又还了回去……
很多人都说过,资格考其实是一个博士生生涯中最后一次可以通读领域内经典文献的机会。过了资格考,大家就要开始专注于自己的博士论文和研究领域,通常不会再有很多时间去阅读领域之外的研究。备考过程中,我对比较政治学领域的文献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解。这种理解不只是泛泛了解,更是在不同文献间进行对比、分析和借鉴的能力。我个人认为这是个很好的现象。我那时候开玩笑说,考过了资格考,让我开一门比较政治学的本科生课程,感觉课程大纲已然呼之欲出了。
我系这种资格考应该是比较传统的形式。近年来,系里对资格考的未来发展也有不少讨论。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应该取消这种形式,因为逼迫学生去大量阅读之后再也用不上的文献似乎有点得不偿失。有不少人很欣赏纽约大学的模式,就是通过一篇二年级结束后的论文来代替资格考。另一种观点主张我们放弃第二主修的资格考,只保留第一主修,这样也可以减少大家复习考试的压力。最后一种观点主张把考试挪到五月底,这样第二年的暑假就不必用来复习,而可以进行其他的研究活动。不过五月底考试就意味着大家要在第二年一边学习一边备考。很显然,我系所有没有考过资格考的博士生都在疯狂地反对这个建议……
整体而言,我们系对资格考的检讨主要还是为了加快博士教育的速度。现在的学术就业市场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博士生都希望能尽快毕业,同时在毕业的时候能拥有一两篇比较拿得出手的已发表论文,以便找到理想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花费一个暑假通读很多对生产论文没有直接帮助的文献,似乎显得有点奢侈。NYU的替代方案之所以在我们系有不少支持者,正是因为学业论文有将来转化为出版物的潜力。从我个人而言,我仍然比较支持传统形式的资格考,因为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学者应该具备对自己领域之外的文献进行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使得一个学者在自己的研究和教学中拥有更宏观的视野,也可以使得自己的方向能在更广泛的程度上与其他子领域对话。当然,能说这些话也许只是因为我已经过了资格考。毕竟,生存的压力和就业的残酷也是现实的问题,在现实压力和学术培养之间做出权衡取舍也很难有明确的答案。资格考采取哪种形式,其实也只是政治学博士培养过程中诸多争论中的一个。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争论恐怕还会持续下去。
刘诗尧(知乎主页Sean Liu, 麻省理工学院):
MIT政治系的资格考试(General Exam)通常在博士生三年级秋季学期刚开学的时候举行。要取得参加资格考试的资格,博士生需要在前两年中修满相应领域的课程,并在第二年结束以前通过第二年论文(Second Year Paper)的答辩。
每名博士生需要在第二年春季学期的时候从六门资格考试的科目里选出两门,分别作为自己的第一领域和第二领域,并向系里报告。目前,在MIT政治系,可供选择的科目包括:美国政治(American Politics)、比较政治(Comparative Politics)、国际关系(International Relations)、模型与方法(Models and Methods)、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以及安全研究(Security Studies)。通常来说,博士生需要在某一领域选修过至少三门研究生级别的课程才可以参加该科目的资格考。
MIT政治系资格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测试学生对于其选定科目的掌握程度。我的一位老师坦言,通过MIT的某一门资格考试表明MIT认证你具有讲授该领域研究生水平课程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整个资格考试分为笔试与口试两部分。笔试部分一般来说是开卷的(模型与方法除外),博士生可以参考任何资料。每一门科目的笔试都需要花费一天时间,考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通场是八小时),完成三个小论文。每个小论文的篇幅通常都要达到双倍行距六页左右。小论文的题目通常分三组,每组一般包括三到四题,考生需要在每一组中选一题作答。虽然说是笔试,但考生通常选择用电脑打字作答。考生每一科目的答卷将会由系内两名教师评阅。
模型与方法的考试每年都有所不同。我所参加的那年,模型与方法的笔试分上下午两场。上午场为闭卷考试,主要检验考生的概念掌握与数学推导能力。下半场为开卷上机考试,可能要求考生对样例数据选用合适的统计模型进行分析,或者对某些统计量的性质做蒙特卡洛模拟等,用来检验考生的编程能力。
口试通常在笔试答卷提交后一周左右举行,为期大约两小时左右。评阅每名考生答卷的四名教师中有三名会组成口试委员会,同时就考生两门科目的笔试答卷进行口头提问。口试委员会的目的(我理解而言)有两个:一是给考生一个补充、修正、改进自己笔试答卷的机会,二是测试一下考生用语言表达相应学科知识的能力。
在口试结束后,口试委员会根据笔试阅卷教师的评阅意见以及考生在口试期间的表现进行讨论,并当场决定考生是通过了两门资格考试,只通过了一门,还是两门都没有通过。如果考生只通过了一门资格考试,通常来说他还会被给予在来年春天重考一次的机会。
张友浪(德克萨斯农工大学):
德州农工大学政治系的资格考传统做法是在六个方向(美国政治、比较政治、国际关系、政治理论、公共行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方法)里选两门考试。具体考法分为三类:1)提交一篇独作的论文。考试委员会如果觉得论文质量还可以,就会举行口头答辩。学生通过了口头答辩,就算完成了这门资格考;2)只进行专业知识笔试;3)提交一篇独作的论文,同时还要参加笔试。考试的常规时间是第三年的上学期,没通过下学期还有一个补考的机会,再不过就要卷铺盖走人。
以我自己为例,大方向(major)是公共行政与公共政策,小方向(minor)是研究方法。前者只须提交一篇论文——好在我博一就投了篇论文出去,等到博三上学期时,论文已经被杂志接收,所以基本没有专门花精力在这门资格考上,整个提交论文、答辩的过程也比较顺利。研究方法考试要求先闭卷考8小时,之后开卷考48小时,闭卷和开卷都通过才算合格。当时系里允许学生在统计、博弈论、统计+博弈论这三个选项中进行选择。三者题量一样,但前两个选项的题目难度会比第三个选项更大。所以,这就需要在复习的广度和深度之间做出权衡。
当然,准备资格考的实际过程远比上面说的更为丰富,只不过这其中的经验教训都已变得不再重要——就在我庆幸终于通过两门考试后不久,系里毫无预兆地宣布取消所有资格考,修满课程的学生自动变成博士候选人。。。个人奋斗终究抵不过历史进程,无论中外。
王也(纽约大学):
我们没有资格考(微笑)。
当然这并不是说NYU政治系的博士生一进系就是PhD candidate,只是我们系的考核并不采取笔试这种传统的形式而已。想成为PhD candidate,每个博士生必须首先修满18门课,其中要涵盖三个方向(比如美国政治、比较政治、国际关系等等)的核心课程。然后第二年开始之前要上交一篇MA paper,由系里分配两位教授批改,成绩有high pass、low pass和fail三种。如果得到两个high,就被授予硕士学位。如果有至少一个low或者一个fail,就得利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修改论文,再交回教授审阅。如果再次审阅还没通过,或者一开始就得了两个fail,就得收拾铺盖走人。不过一般也没什么人挂在MA paper上,除非在修改阶段非要跟教授的意见对着干……
过了第一关之后,第三年的上半年,每个人还要再交一篇质量更高的论文,称为Qualify paper。这时候一般大家的导师已经选好了,所以就由导师和系里另一位研究方向接近的教授为文章把关。评判标准依然是high,low,fail三档,有一次修改机会。一般来说,这篇论文要达到可以在期刊发表的标准才能过关。说起来还是有不少人倒在这一环上的。Qualify paper通过之后,原则上就取得了candidate的身份。但在正式开题之前,博士生还得在导师的指导下整理一个课程大纲。接下来导师和另一位教授将根据大纲内容进行口试,口试合格者才能开始写开题报告。
个人认为,我们系之所以不设置传统的笔试资格考,是希望大家能花更多时间在学术研究上。理论上来说,学期论文改一改就可以当MA和Qualify paper提交,不需要刻意准备。而且如果一切顺利,在开题之前每个博士生手里已经至少有两篇paper,只要再写一篇即达到毕业要求。但实际操作上,第二年之前写出一篇优秀论文的难度还是很大的。大多数人的MA paper都是胡乱凑数,甚至跟之后自己的研究方向都没太大关系(比如我就是这种情况……)。而不考笔试的弊端也很明显:缺少外在的压力,很难有人会沉下心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做一个系统性的梳理。NYU的毕业生一直以技术强,理论根基弱著称,跟这种设置大概也不无关系。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