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穹底之下》,你会做出改变吗?
秦川申/政见特约观察员
中国各地普遍面临环境污染的威胁,而环境问题是典型的社会困境。所谓社会困境,指的是个体虽然能够从公众整体采取特定的行为中获益,但是又没有单独的个体具有足够的动机去采取这样的行为。在面临社会困境时,人们普遍倾向于“搭便车”,并因此而遭受集体行动问题。
随着环境的污染、资源的短缺、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社会议题无法做到帕累托改进,社会困境也成为了公共管理中日益常见却不易解决的难题。
大气污染便是一类典型的社会困境问题。大气污染虽然威胁着公众的健康,但是公众的日常活动,诸如驾车,也累积起来成为了不可忽视的污染源。
为了应对大气污染,人们可以采取许多行动。信息运动(information campaign)作为一种温和的政策工具,既没有管制型政策工具的强制色彩,也鲜有激励型政策工具高昂的经济成本,成为了社会困境议题可能的因应之道。
以公众为目标对象,出于伦理和成本的考虑,信息型政策工具有更好的适用性,而信息运动是否真的能对公众的认知与行为产生影响呢?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笔者和清华大学的徐建华、薛澜以及卡耐基梅隆大学的Gabrielle Wong-Parodi对此进行了回答。
作为信息运动的《穹顶之下》
信息运动通常是有组织的活动,旨在通过改变公众的态度和行为来达成特定的社会效果。通常来说,信息运动会带来媒体报道的上升,它广泛适用于环境、健康与安全领域,大气污染议题也包括其中。
我国大气污染领域中,最为典型的案例便是2015年2月28日由前中央电视台记者柴静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的《穹顶之下》纪录片。该纪录片的发布临近2015年的“两会”,仅发布5天便已获得了超过2亿次网络点击。《穹顶之下》针对雾霾的成因、影响及对策展开剖析,并获得了巨大的关注和广泛的热议。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其视作为一项信息运动。那么,《穹顶之下》是否能够对公众的认知与行为产生影响呢?
为了回应这一个问题,我们以北京公众为样本,分别在《穹顶之下》发布前的2014年和发布后的2015年进行了两轮问卷调查。通过邮箱和个体特征的信息进行筛选,最终获得了446个两轮跟踪样本。
针对这些样本,作者通过双重差分对《穹顶之下》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作者主要考察了《穹顶之下》对于公众的关注程度、防护行为(佩戴口罩),以及缓解行为(减少驾车)的影响。
结果显示:
(1)信息运动能够有效提高公众对于大气污染的关注程度,说明看了《穹底之下》的民众会更关注空气污染。与此同时,公众的环境风险感知也对关注程度产生了显著影响。但是,“单次”的信息运动对公众知识的获取并不能产生持久的作用。
(2)信息运动无法对公众的自我防护行为意向(如戴口罩)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它能够调节公众的风险感知,以及健康信念对其防护行为所产生的作用。换句话说,看了《穹底之下》,其中在过去已经对空气污染关注的民众更倾向于采取防护措施。
(3)信息运动无法对公众的自愿缓解行为意向(如少开车)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它能够调节公众对合作行为的认知对公众的自愿缓解行为产生间接的影响。换句话说,看了《穹底之下》,过去对空气污染关注的民众会更倾向于采取自愿缓解措施。
虽然信息运动对公众的防护行为以及缓解行为均不能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它能够通过个体的微观心理变化产生间接的影响,这对于信息运动的设计提供了借鉴。此外,选择性偏误的问题贯穿于整个研究,这既是信息运动评估的难点,同时对选择性偏误的深入探讨也能够帮助公共管理实务者更好地识别目标群体,更科学地设计政策。
参考文献
Qin, Chuanshen, Jianhua Xu, Gabrielle Wong-Parodi, and Lan Xue. 2018. “Change in Public Concern and Responsive Behaviors Toward Air Pollution Under the Dome.” Risk Analysis:doi:10.1111/risa.13177.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