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轶青:如何申请北美社科类博士项目?

徐轶青/政见公开课讲者

首先,我想感谢可成给我这样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和平台,谢谢王菁,谢谢刘璐,谢谢姜碧华等几位同学的帮助,她们在后台告诉我怎么处理这些技术问题。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美国社科类博士项目申请的情况。我比较了解的是经济学和政治学,今天我讲的东西可能对社会学申请也会有一些用处。

在讲之前,我想声明,这次讲座的收入会全部用于政见未来的发展,政见这些年也很不容易,大家看到几乎每天都有很高质量的论文推送,作为研究者,作为学生,我们都是政见的受益者。我也希望大家不间断地关注政见上的内容,支持政见未来的活动。

要不要读博

我今天主要讲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点我列在那儿了,要不要读博士。我可能不会花很多时间讲,因为这个要讲的话会花许多许多的时间,我之前也有写过几篇文章,包括在政见沙龙讲过这方面的内容。然后我会从申请形势、申请准备、录取委员会具体的操作方式以及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这些问题展开讨论。然后我会尽可能地回答大家在留言区给我留的问题。首要的问题是要不要出来念博士。很多同学问我要怎么样才能够申请到美国特别好的学校的博士项目。我在回答他们这些个问题之前,我首先会问他们,“你是不是真的想好了要念博士?”这个问题说起来要说很长很长时间,可能两个小时都说不完。那我在这边给大家提供两个资源,一个是我之前在政见做客,和大家讨论读博期间的一些事情(政见沙龙文稿:读博那些事儿),然后另外一个资源是我应给澎湃的邀请,给他们写了一篇文章《澎湃思想市场:美国高校怎样培养博士生》。大家在看过这两篇文章之后可能对博士阶段的生活会有一些更加直观的认识,帮助你们做这个决定。说到底,念博士是两个原因。第一,大家对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真的感兴趣——我是真的对经济学感兴趣,我是真的对政治学感兴趣等等——要有这种热情。在此基础上,第二,要对自来未来5到10年的职业规划有一些想法。大家可能已经是本科毕业,至少是接近本科毕业,面临职场和求学的选择。念博士至少需要五六年的时间,这在时间上是一个很大的付出,所以要想清楚,这个对我来说,我是不是能够坐得住这个冷板凳,至少五六年的冷板凳。这是一个职业选择方面的考量。我希望大家在为申请做准备之前,把这个问题仔细地想想清楚,因为之后要经历很多坎坷。申请只是第一步,即使你拿到了特别好的学校的offer,考验才刚刚开始。

申请形势

现在我们进入正题。假设我已经想得非常清楚了,我想要出国念博士,而且我大概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想法我要念政治学的博士,或者经济学的博士、社会学的博士——当然这跟大家过去的研究、学习经历有关,但仍然有一些调整的空间。比如我原来学经济学的,我学了大概七年左右的经济学,当然在本科有很多时间花在其他方面的功课上,但是学了比较长时间的经济学之后,我转去学政治学或者政治经济学了。不过,大致上,我已经想明白要申请哪个方向的博士。在这个前提下,我们首先要评估一下目前的申请的形势。这跟我刚刚说的职业规划有关系,就是在某种程度上,你需要把读博士看作一份工作,因为你需要花时间,然后你有一笔比较微薄的收入,但更重要的是你要把时间作为一种投资,把未来五六年的时间作为一种投资来增强你的人力资本,来投入到你非常感兴趣的事业当中去,所以它确实是一份工作,以工作的方式来想读博这件事。我先说一下美国的博士申请的状况。我们说桌子的这一边是学生,另外一面是老师或者是录取委员会的成员,大家在桌子这一边可能不一定能看到另外一边的情况。我觉得最近这几年的申请形势,应该说竞争非常激烈。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大陆背景的申请人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这其实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的原因是,我们有一波同学高中就出国,在美国念的本科,然后作为从美国高校本科申请美国的研究生。这在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项目的申请上,都有这样的情况;另外一方面就是国内念大学的同学,出国的人越来越多,素质也很高,这些素质包括语言的能力,其他课程方面的准备,因为我们有这么多的教师从美国学成回来,也大大提高了国内本科阶段的教育水平。申请形势的问题,一般来说大概是这样一个情况。在政治系,我了解的情况是,比如说排名靠前的政治系,每年就招10至15名同学(有些项目略大一些)。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区间呢?因为有些年份招的多一些,有些年份招的少一些,有时候不能offer发出去了,人家来不来控制不了,但总体保持平衡。最近几年,排名靠前的项目,大概每年会收到四百份以上的申请。在这四百份申请之中,去年我们大概有超过60份是来自中国大陆或者有中国大陆背景的同学在申请,最后我们去年录取了三名同学,这已经是非常非常高的一个比例了。去年我们录取的人数比较多,大概有12还是13名同学,其中有3名同学是来自中国大陆的,但其中有一名是在美国念的本科。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比例。经济学的情况是这样(因为我当年也申请过经济学):一般来说经济学的项目会大不少,因为一般经济学的训练比较标准化,所以一个班也许会有25个人左右,他们发的offer可能还超过25个;但申请人也更多,因为一般国内的经济学项目产出的、想要到美国来念书的同学数目也比较多,包括在美国读书然后申请的同学也比较多,所以生源的供给上更大一些。大概是这样一个情况,不夸张地说,基本上是十里挑一吧。

在我当年申请的时候,我当时就已经觉得压力挺大的。我当时是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硕士生。CCER的项士项目三年,时间比较长,我们也花了一段时间写研究型的论文,但仍然觉得在申请上,和在美国高校申请的同学相比,不一定有那么强的竞争力。

我在Slides上列了两个误区,也许现在不是误区了,因为大家获得很丰富的信息。第一个误区就是,大家可能认为在美国或者英国或者其他欧洲国家获得了一个比较好的学校的人文社科的博士学位,毕业后应该很容易在国内或者国外找到工作。这可能是一个误区,因为这并不是一个中国社科类留学生面临的困难,这也是美国学生遇到的困难。唯一的例外也许是经济学毕业生,因为经济学的博士生相对来说在非学术职业市场上走得更好一些,其他人文社科类包括政治学,其实有时候都会碰到一些困难。政治学的毕业生也许可以在智库找到工作,但这完全取决于这位同学在博士阶段训练了自己哪些技能。

另外一个与大家更加相关的问题就是——我在本科或者硕士阶段也会这么想,如果我在每个方面都做到最好,GPA 4.0, 托福考到接近满分,GRE考到98%,那我肯定能够被心仪的学校录取,这也是一个误区。为什么呢?这跟我后面花两个小时要讲的主题相关,就是在桌子另外一边,老师们并不是在找一个好学生,老师们当然是想找一个学习能力、学术能力比较强的同学,但是成绩好和英语好并不一定能够代表研究就能做得好。美国的研究型大学的老师在招收博士生的时候,想找的是他们认为在研究上非常有潜力的学生,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一点。英语成绩、你的GPA 和你未来的研究潜力是不是有正的相关性呢?显然是有相关性的,所以它们显然是重要的,但并不是做到了4.0,做到了98%就一定能被录取,这可能是一个误区。这意味着大家可能要调整好心态,想一想自己在“研究者”这种类型的人才里面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然后不至于会特别失望,知道了这一点也可能会帮助你在明年申请或者一年半以后申请做更好的准备,往那个方向去努力。

申请要做哪些准备

我现在争取很快地过一遍申请准备,因为我不想浪费大家的时间。参加我们这次活动的同学应该或多或少都开始想申请方面的事情了,你可能参加过一些培训学校,或者在学长学姐的指导下已经知道自己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所以我们很快地过一遍。基本上我们有四方面的材料,一个是成绩单。不赘述了。如果你读了本科就是本科成绩单,读了硕士就是本科和硕士的成绩单;然后英语成绩,所有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都需要托福和GRE,大部分来自非英语国家的同学都需要托福和GRE。你还需要写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或Statement of Purpose),需要一个写作样本(writing sample)。很多学校在网站说,writing sample是一个可选项,可以不用提交。但它很重要,要是你没有的话是一个短板。对每个系来说,我刚说了四百个同学找十个同学,甚至在中国同学里面就是两三个人,所以只要有几位同学有这样的材料,并且显示出了他们的研究能力,你就会面临劣势。当然还有推荐信,推荐信是申请材料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个人陈述

我观察到的最大的一个误区,也是自己在申请时候犯过的一个问题就是重GPA和英语,轻视研究,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误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GPA和英语的提高是看得见的,我能够有3.7或3.8,我能够得第一名,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进步;英语也一样,如果之前一次托福和GRE没有考好,而我想再考一次,那这种进步也是很明显的。但是很多同学轻视了个人陈述,轻视了研究。我刚说了最最重要的是,从老师的角度来说,你是不是能够提供证据来说服我,你是一个有潜力、未来能够独立的学者。GPA和英语都重要,你不会说英语或者你的写作非常差,当然会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是我需要其他的证据来说服我自己你是一个有潜力的学者。然后另外一个误区是,对于不同的学校采用完全相同的申请材料,这也是我当时犯的一个错误。我首先要申明第二点和第三点对申请经济学类的学校也许不是那么严重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经济学的训练比较标准化,而且经济学系的老师知道本科毕业就写出一篇非常高质量的经济学论文比较困难,所以他并不期待你本科的习作就能达到非常高的学术标准;但是如果你的基本条件是好的,如果有强有力的推荐信证明这位学生课上表现非常好,英语不成问题,并且数学的功底非常好,他们有信心把你培养成能够做出好的经济学研究的人。所以我自己的感受是,个人陈述和其他非证据类的材料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没有那么重要,这是我自己的感受。但是对于像政治学来说这样的学科,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同学可能忽视了这一点。为什么呢?因为它很难写好。我看到的个人陈述,包括以前自己写的(你想一想一个中国的同学写未来想要研究中国问题),跳不出一些框框。作为研究者,你想要跳出中国研究的框框开辟出一个新天地是很困难的,而我们中国同学经常写我非常关心中国经济增长,之前30年多好,然后之后会碰到哪些困难,或者比如说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中国在政治上有哪些特点,或者中国政治体制跟其他国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什么长处和短处等等,都是从我自己是多么关心我们国家的命运的角度出发,大家的情感和大家的知识背景都差不多,所以很难区分出哪些同学更加适合,很难发送信号说谁是一个做研究很有潜力的同学。那什么是好的个人陈述呢?我觉得一个好的个人陈述是能够表明你对未来想研究的东西有所了解的一份材料。我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我知道与之相关的文献发展到哪里,现有的文献有哪些困难或者说我过去做过一些相关的研究,想挑战现在惯常的一些看法。大家要能够看到你对这个领域的了解,尤其是政治学。经济学(就像我刚才说的)可能不一样,社会学我觉得也是有类似的地方。你的私人情感问题、心路历程等等,可能并不重要。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你在申请的时候就已经对你想要学习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这个听上去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其实并不是这样。比如政治学的申请人,在国内是学习国际关系或者在比较政治的院系或者本科学习,也许学的东西和美国或者欧美国家研究者做的比较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风格不太一样,所以你并不知道在欧美国家,他们研究比较政治或国际关系时关心的问题是什么,这时候你很难表现出你对这一领域有基础性的了解,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说你对研究中国政治或者说中国政治经济学比较感兴趣,如果你在陈述中能够表露或者显露出对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文献的一些理解,那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至于说为什么向所有学校发送同样的材料可能是一个误区呢?因为,像政治学的情况是,每个学校的政治系都有所差异。有些学校的几位老师他在这个领域比较强,有些老师在那个领域比较强,如果你能够对这些学校都有所了解,然后根据学校老师的研究兴趣去设计或者组织你的申请材料,我觉得会大大增强你的申请材料的吸引人之处。

为什么呢?因为录取委员会的老师都是人,他们也在想这样的问题,第一,这位同学我们招过来,可能未来几年每年要给他投入六七万美金(不算老师的工资)的package,至少未来有五六年的时间,那就是四十万美金,另外还有整个系的组织和运营,加起来就是很大的一笔财政投入,以培养未来优秀研究者的目标来看,你是不是值得我们系为你做这样的投资?第二个考虑就是这位同学是不是能够帮助我们系在这个领域发展,我们系在中国领域有这样几位老师,你做的事情或者你有的技能是不是能够帮助他们的工作,他们甚至会有意识地问:某某某,你是研究中国政治的,如果这个同学有这样的技能你会不会感兴趣?他们可能会直接来问你。当然如果我不在招生委员会,我不会主动地去跟在委员会的老师直接地说哪个同学好,哪个同学不好,但他们会考虑同事们的偏好。

推荐信

刚才讲到writing sample和推荐信,我先讲推荐信。推荐信找谁写?我坦率地说,在国内申请的同学(我当年也是从国内申请到美国的),相比在美国念书申请博士的同学有一个比较大的劣势就是推荐信。这个劣势并不是说,中国的老师没有美国的老师那样有能力去鉴别谁是好学生,而是在于,学术圈也是一个朋友圈。如果在美国的学术圈,大家多少认识这位老师,大家互相信任对方的学术能力。所以如果这位老师有一名学生他的水平很高,而我又认识这位老师,那我就比较容易相信他说的话,但如果是国内的老师,即便是非常出色的老师,但是碰巧不在同一个学术圈里互动,他可能并没有那么熟悉,所以他的话分量就没有那么重,所以这是一个劣势吧。如果你在美国念书,或者在美国念的硕士、英国念的硕士,或者欧洲大陆的大学念的硕士,这些老师和录取委员会的老师在一个学术圈里的,是有互动的,显然他们的话分量就更重。但是我刚才又说了,为什么不是一定要找大牌教授来写推荐信呢,原因是:第一,如果是国内的大牌教授,他并不一定和录取委员会的老师在同一个学术圈;第二,大牌教授一般来说比较忙,这样就很难写一个比较个人化的推荐信,有些老师虽然非常大牌但是他的推荐信非常个人化,非常有料,这样的话就很好,但更多的情况就是那些大牌老师准备了一个模板,今天班上有个同学拿了A,我就把名字改一改,基本的语句重新编排一下,然后就发出去了。从录取老师的角度来看,我从这个老师这边收到了三四篇同样的信,然后我一比较就知道哪封信他是满腔热情写的,因为有把细节写清楚,几年几月几号,我们怎么认识的,他为我做了什么事情,有些问题我都没有想清楚但是他帮我克服了,他会C++,又会用R来编程……写了很多细节,那我肯定就知道这个同学是跟他有很密切互动的,那么他给出的信息就非常强,就可以帮助我更新我的信念,去克服信息的困难。这是一份很强的证据,证明你有能力做出好的研究,或者你过去有这样的经历。这是为什么我说并不一定需要大牌老师帮忙写推荐信。比如说一个老师他刚从美国毕业,回到北大或者人大或者哪所大学,也许他有名,也许他和这个录取委员会的老师是朋友或者是他的学生,然后回到国内,他们认识,那当然更好。即使录取委员会的老师根本不知道他,但是他写的信非常有内容,非常能够说明问题,那这样的推荐信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还有一个方面,大家一定要注意,就是有些老师写信会非常客观,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情。我刚才说,一般来说比较知名的老师,他很可能会推荐好几位同学(因为他接触的同学比较多),虽然推荐信表面上都是赞美,但是一比较就知道谁强谁弱。有些老师非常客观,他会说这个同学就是我们班上前25%的同学,这个同学是前10%的同学,这个同学是前3%的同学。我的意思是,有时候你找写推荐信的老师,老师一定要能够反映出你的强项,你确定他是真的觉得你在他的班上表现很出色的,而不要仅仅因为他是我们学校最有名的老师,我在这门课拿了个B+,我就请他写信,以为其他老师会慑于他的威名,从而对我的申请材料有好的影响。并不一定,这要看每个老师的风格,而且即使有一位老师写的推荐信都是非常非常漂亮的话,但一比较就能他/她看出哪位学生更推崇。

写作样本

有的同学问我没有writing sample,行吗?我觉得是一个短板,之前我已经解释了为什么,因为其他同学有而你没有。而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我自己的体会是非常不同的。我同时教本科生和研究生,对于本科教育是,老师要照顾你,因为这是我的工作和社会责任。我们UCSD是一个公立学校,加州的同学包括州外的同学来到我们这个学校,我有责任有义务把你教好。但研究生不是这样,在招进来之前,老师对你没有直接的义务的,老师是要找能够帮助这个系在学术上不断地往前发展的学生。那么给定这样一个条件,学校和院系有相当选择空间,来选择我认为未来最能帮助我们系或我们系老师在研究上有所进展的同学。那么在其他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我们经济学上有个术语叫Ceteris Paribus),如果一个同学他已经有证据表明,他的writing sample 能够发送这样的信号,表明他的研究能力至少像那么回事儿,知道做研究1234大概是怎样下来的,这显然是很强的证据表明这个同学他要么过去已经接受过很好的学术训练了,要么他已经自学成才有模有样地知道我们要做什么了,那我肯定会更加倾向于这样的同学。那我刚刚说有个误区是writing sample是不是要发表了心里才踏实。为什么这是一个误区呢?因为这要看你是在哪里发表的,如果是在美国主流杂志上,比如你申请经济学,你在经济学杂志Economic Letters(一个很好的杂志,文章的篇幅比较短)发表了一篇文章,那当然是一个非常强的信号,这当然非常好。但是如果你是在国内的一个期刊上发表文章——而这个期刊的审稿程序又不是非常严格,即使非常严格美国人也不一定知道——他可能不能评估这个杂志到底有多好,所以他并没有办法把你发表的成绩翻译成你的能力。反过来说这个文章即使没发表,可是对于老师来说,因为他看过很多很多文章(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审稿嘛),他很快的扫一眼就知道你的文章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所以对他们来说,他们要的是有证据,来表明你有潜力成为这个项目中的一个好的研究者,对他来说判断文章好坏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我觉得“发表”并不是一个值得令人纠结的地方,只要这个东西看上去是像那么回事儿,你知道做研究的基本方式是什么,这就是一个有用的证据。我刚说到这个“证据”好几次了。因为在信息非常匮乏的情况下,在不确定性很大的情况下,尤其又隔着太平洋,如果有越来越多的证据,那么对做选择的人来说是越好的,否则你需要花非常大的力量去克服信息的困难,去发一个“信号”证明自己有能力,有潜力未来会做得很好,但这基于什么呢,基于可以被验证的证据,包括你过去的GPA,包括英语,当然也包括一个非常强的证据就是writing sample,我刚才说的个人陈述,个人陈述可以signal你对这个领域是不是有基本的了解,知道这个领域的重要文献是什么。有同学问,影响因子和writing sample是不是影响因素?我觉得这些其实都不重要,首先,影响因子是不是科学是一回事。第二,很多没有那么好的杂志,他们的影响因子就是零点几,零点零几,你说0.05和0.06有差别吗?对他来说他都不知道。除非你发了一个录取委员会的老师知道的杂志名字,那也不用看影响因子,就是一个很强很好的证据。不然的话,在一个中国的中文杂志,影响因子0.05、0.06,或者是非常好的杂志,比如《经济研究》(我们国内经济学属一属二的一份杂志,质量很高),但是美国录取委员会的老师也许并不知道在这个杂志上发表有多困难。申请的时候文章处于审稿阶段意义大吗?同样,如果是中国的一个杂志,美国人不知道,那你说这个也没有用,如果是有名的英文杂志,你拿到了修改邀请,这是非常好的信息。所以,这完全取决于它本身的信息量。中国的杂志有很多很好的,我经常翻看,但是有些杂志美国人不知道,也不关心。你要知道这个录取委员会的老师是各个领域,并不是仅仅是中国领域,他们不知道这个杂志,那就处于审稿也没有用。你写了一堆,说这个在这里审,那个在那里审,对他们来说没有信息量。

是不是要一作?这要看你是不是能够说明文章本身是不是你写的,如果这个文章不是你写的,比如说很明显是五六个作者,有很大牌的教授在很显著的位置,这就很明显不是你的主要成果,那会是一个问题。因为大家就是想通过这份证据,来了解:第一你是不是会写,是不是能够写可读的英语;第二,大家想知道你是不是有独立做研究的能力。有些情况是,国内的一位老师带着你做研究,两个人一起署名,这是没问题的,甚至你可以只写你的名字,然后写一个脚注说这是在谁的指导下完成的工作,未来发表的时候我们会一起署名。更理想的情况,就是导师在推荐信中注明,这个工作主要是他的学生做的。

我说了这么多,其实归结到一点就是,这是一个发现信号的过程,这是一个积累证据来说服别人的过程,说服别人你是一个未来能够在学术道路上茁壮成长的潜力股。你们每一份材料都要起到这样的功能,如果能把这些材料组织起来,那么对申请来说就是非常有利的。这是我们的视角,但你也可以有一些侧重。然而,如果说这不是你真的想做的事情,这不是你能力所能够支撑的一份证据,比如说你请别人写,这是很容易发现的,你来了之后,也很容易被发现。所以,我坚持认为,在研究生申请过程当中聘请中介,并没有很大的用处。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校会采取面试的制度,因为中美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严重,在最后确定人选前会SKYPE聊一下,看你英语能力是不是强,看你对文献的了解是不是强,那么这很容易就能够把你在材料里想要隐藏的信息暴露出来。当然,如果你没有隐藏信息,那就最好,那就是增强了这个信号,加强了你的证据,这当然是更好的。总之还是要truthful。我给大家的这个建议就是,要把自己的材料想象成一个case,他们美国人说的make your case,去告诉别人我是一个未来有潜力的申请人。

申请的时间线

这边是我写的一个时间线,左边是常见的姿势,常见的申请时间线(9月前考完英语,用两个月时间准备申请材料),也是我当年采用的,但这是一个错误的时间线。右边是我认为比较理想的。一般来说申请截止时间都是在11月中、11月末甚至晚的到12月末。很多同学认为在9月份之前考英语,然后要申请的那个学期就花两个月时间来准备申请材料,然后到UPS把它寄了就行了。我们当时都是这么做的。但更好的方式是什么呢?更好的方式是先把英语问题解决了(如果英语是个问题的话)。那样的话,你可以把更多的时间,也许至少有一年或者半年的时间静下心来想一想要申请什么样的项目。然后就是针对这个项目组织出一篇像样的writing sample, 这个writing sample可能是你之前的一个课程论文,然后经过一些修饰,可能是在你的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一个研究项目,然后大概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改进这个东西,请一些英语为母语的朋友帮你改一改语言,最后在暑假的时候,仔细地选一下学校,哪些学校哪个专业哪些老师比较适合你的研究,然后再做一些其他的准备,我觉得这可能是正确的时间线。有同学问,参加会议是不是一个好的信号,例如,中国经济学年会怎么样?中国经济学年会是个不错的会议,因为准备这个会议的过程中,也许能够写很好的文章,这本身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帮助你把这个writing sample展示出来(当然可能原来是中文的,之后要写成英文)。但是,我认为,参加会议本身的信号功能不是特别强,但显然并不是一件坏事。对于writing sample和个人陈述,我再多说几句。大家要特别注意writing sample中的图表,因为比如说我们有400份材料,每个老师至少要看一百多份申请材料,所以他/她看得是非常快的,当然会在你的材料中“抽样”,但可能最重要的是前面的abstract要写得非常清晰、非常好,要把问题讲得非常清楚。另外,不管是writing sample还是个人陈述,最重要的就是要用非常准确、平实的语言把问题讲清楚,这是我发现国内的同学有时候的一个误区,就是大家觉得要用比较华丽的辞藻来体现自己的英文能力。其实学术界要的不是辞藻,不是抒情的散文,而是能够准确表达的能力,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平时的训练得不够,你的表达是不是简洁的,是不是符合学术界的规范,这很重要,很多同学就在写个人陈述时抒情几大段,但是我从这个抒情的散文当中得到的信息非常少,我不知道你会什么,你想要做什么,你知道什么;你完全可以用更加精简的语言,准确的语言把这些信息表达出来。

录取委员会如何运作

我现在开始讲这个录取委员会。说起来神秘,其实也不神秘,就是一份服务。作为老师,每隔几年都会轮到你。一般来说年轻老师大概工作会轻一些,因为学校会想要保护你,不让你承担过多事务性的工作,但是基本上每过几年就会轮到,大概是这样。比如,我有一年在录取委员会中,那我第二年基本上就不在,然后可能要隔几年之后才会在,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情况。而且录取委员会的名单一般来说是处于半保密的,就是系里大家都知道谁是,不过也不会对外宣传。有时候也许你通过渠道其他,比如就读的学生可能知道今年谁在录取委员会,但严格来说,这并不是公开的信息。那录取委员会是怎么运作的?每个学校运作的方式不一样。但就我了解的两三所学校而言,有许多共同点。关于录取委员会具体运作,比如说,今年为什么录取这个学生,不录取另一个学生?这种信息当然是保密的。说实话,不在委员会,我也不知道。但我觉得,基本的流程是可以和大家分享的。一般来说,阅读材料的过程会有2到3轮。第一轮粗筛选一般是分工进行。比如说我们委员会有四位老师,有400份材料,每人读一百份。第一轮的筛选就是把那些明显不符合我们系的学术标准的申请人先过滤掉。那么过滤的标准是什么,这是多维度的。比如说成绩、语言,这些都需要考量。所以有些同学说GRE、GPA是不是有一个硬性要求?通常来说他们不会说有硬性的要求,但是如果GPA很低或者明显有一门很重要的课是一个C,或者GRE分数非常低,那肯定是会有高概率被滤掉的。如果有一个明显的短板,是有可能会在这一轮中被筛去的,所以这两个说重要不重要?说不重要,其实也挺重要,总之就是不能有特别明显的缺陷,因为我刚说有400多个同学在等,几十个里面挑一个,完全可以挑到其他条件一样,但没有这些短板的同学。除非你在其他领域有一个特别特别强的信号说你特别适合去,特别适合做研究。第二轮大概是由负责每个区块的老师在进行第一轮的筛选之后会有一个长名单,比如100个同学里面还剩下20-30个同学,大家会把这些名单合起来,然后4个人再过一遍,比如说剩下的100-120个人名单;然后这一轮所有的老师都会对剩下的每一个候选人打一个分,可能是1-5分或1-10分,都有可能,每个学校的情况不一样;然后这时候还会做一些标注,比如说我打这个分的原因是什么?他特别高的原因是什么,我特别喜欢这个同学的什么文章等等。可能对于有些学校来说,这就可以了。然后他们内部开一个会,再出一个短名单,然后再对短名单的材料进行更加仔细的审阅,最后出一个排名,根据排名划一个线,跟我们高考有点像。但有时候(取决于不同的领域),比如我们今年想招15个同学,也许我们会发30个offer,但是现在这个名单上有大概50个同学,那这时候我们会分领域,一般在打分线附近的申请人,可能会问一下在录取委员会以外的老师,因为他们比较有专业知识,对这个领域比较了解,请他们判断谁比较优秀,谁没有那么优秀,帮助进一步的筛选。

在得到一个名单后,一般来说会再开一个教授会,讨论一下还有什么问题,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而且就我知道的几个院系,他们录取的过程是非常公平公正的,就是说有非常明确的标准,甚至打分,甚至是几个人打分的平均,来尽可能地降低噪音,尽可能地把比较优秀的同学挑出来。当然这是一个困难的过程,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面试等其他方式的辅助。

说到录取委员会的评价标准,我想补充一点,这是一个以证据以基础的评价过程(evidence based evaluation system),然后你的writing sample、你的研究、你的推荐信在里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就是,讲到推荐信我知道有很多frustration,当时我自己也能感受到。我一路从国内念书(我除了在香港有短暂的交流以外,大部分时间是在国内求学),来美国之前确实没有办法接触到特别特别大牌的美国老师;但国内的老师非常好,国内老师的信也是有用的,主要看两点,他们跟欧美的学术界的联系,以及信的详细程度。许多国内的年轻的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和学长学姐。他们从非常好的国内外院毕业,我个人觉得他们的信是很有分量的,也许他们还是助理教授、副教授,但如果详细,他们的信就非常有含金量。

最后,很多同学在问题区都提到了所谓的“套磁”,助研的经历,交流访问等等这些问题,所以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讲一下。我不知道“套磁”这个词是哪里来的,给我的印象并不是特别好,这个词本身就不是特别好,有点像“碰磁”。我理解,它的意思是,以各种方式(主要是电子邮件),跟美国的教授取得联系,这样这种联系对申请是不是有用。

首先,你不知道谁在录取委员会,别人也不会告诉你(属于半保密),你也不方便问。但只要交流处在一个比较自然的范围以内,我觉得老师会认为还是可以接受的。老师可能很忙,并没有办法每一封信都回复你,但是他们并不一定会反感(至少从我个人体验来说)。当然这并不是暗示这边来听公开课的所有同学都要给老师们写信。至于推荐信是不是有用,是不是有信息量,仍然取决于通过邮件发送的材料是不是能够反映出你作为一个潜在的博士候选人或者申请人,有足够的潜力成为一个研究者,关键还是这个。

大家可能忽略了一点:对于同学们来说,觉得申请很困难,能被好的学校录取很困难;但是对于老师来说,也是类似的情况,找到他们认为适合项目发展的、适合自己研究兴趣的、有潜力的同学,也很困难。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非常想去某个系,老师也真的非常想要你,那么在这个意义上让老师来了解你,来知道你的情况,即使他不在这个录取委员会上,也不是一件坏事。但是你有没有信心,通过你的邮件或者其他方式的接触,能够至少发送一个信号向这位老师证明你对研究是很执着的,很认真的,然后你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如果我只接到一个同学来信说自己很感兴趣,能不能告诉他该怎么做,然后下面是一个很简单的CV,那我就无从着手。虽然他在这封信中很坦诚(我也鼓励大家很坦诚)地跟老师说未来想要申请,但是自己的兴趣跟老师的研究有什么关系要说清楚,可以列出过去的研究,以及研究采用的方法等;可能信不一定要写得很长,尤其是补充的材料,也许就有老师通过这些材料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希望有潜力的同学,这也是有可能的。如果他正好在录取委员会上(可能他不在),也许会说,可以关注一下这个同学。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关键还是要回到我反复说的一点,就是你能不能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表明这一点。

助研和交流访问。助研的经历当然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够让老师以非常直接的方式了解你的能力,如果老师有足够影响力的话,他的推荐信会很有好处。交流访问是另外一个渠道,通过国内的某个交流项目到一个美国学校求学,然后在这门课上表现特别优秀,当然可能还跟那边的老师有一些互动,甚至有一些助研的工作,如果他愿意为你写推荐信的话,至少从推荐信的角度说,会提供很多信息量,而这位老师可能跟美国的学术圈也比较近,这当然就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最后基本上进入科研的环节。

问答互动

Q:如果想到美国念博士,申请人在本科阶段能够做什么样的准备,是不是需要念一个硕士?本科阶段的准备还是挺重要的,一方面当然是学术上的准备,数学、英语等等;有一些课程确实是比较有帮助,如果你学过这些课程,一方面可以请这些课程老师的老师给你写推荐信,另外一方面这些课程本身也是有帮助的。比如说,如果学生有比较强的编程能力,当然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那硕士有没有必要呢?如果这个硕士是研究型的,而且他跟学术界的关系很紧密,又是一个比较好的项目,尤其如果硕士是在美国、英国、香港、新加坡等地区读的,他跟美国学术圈的关系比较紧密的话,肯定是有好处的,因为一方面你可以发展出一个比较好的研究,另外一方面教育你的老师可能跟美国学术圈的关系比较近。至于说读硕士的时候需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我觉得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这不是一个很策略的事情。你表现得好,老师自然会看重你。老师当然希望你成功,如果你成功我们也高兴。如果班上有个同学表现特别特别出色,我也知道他很用功,而且有潜力,那我是比较愿意帮助他下一步深造的。我甚至很希望他可以申请我们系,未来能够在我们系发展。但是,如果一些同学很策略性去跟相关的老师打招呼,问一些刁钻的问题,这要看运气,有时候他确实觉得问题质量非常高,通过这个问题能够反映出来你很有潜力,那他未来给你写个信或者打个招呼也许就是有用的。但如果只是萍水相逢打招呼,对方也不一定记得住,而且也不一定是一个很强的信号表明你适合做研究。Q:硕士是必要的吗?现在看起来,如果从我们申请人的profile 和最后的申请结果,跑一个回归或者看一看相关性(不一定是因果性)的话,确实硕士和最后被录取是有相关性的,但仔细考察一下相关性的来源是什么?硕士并不一定能帮你增加录取的概率,而是硕士阶段你花的时间更多了,而且你可能有机会接触到一些老师,你在申请时几方面的证据都更强了,包括一方面有比较好的研究、文章,另外一方面可能在一些老师的课上表现得很优秀,他们给你很强的鼓励和支持。这些都可能成为很重要的、帮助你申请成功的因素。而在本科阶段,也许班级很大,你没有很多机会跟老师交流,你得到的推荐信的信息量也没现在那么大,可能是这样的原因。所以我的理解是,并不是读硕士就一定能帮你增加录取的概率,我还是想以之前的例子来强调,如果本科生申请人的证据表明他非常有潜力,那我们当然非常欢迎,而且可能更好。因为他更年轻,发展的空间更大,我们有信心通过硕士三年时间把他训练得更加优秀,而他自己也比别人省了一些时间对不对?总之,并不是一定要念硕士,还是要看你的证据是不是足够强。

Q:两年、三年制研究生参加多少研究比较合适?

我觉得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把一篇文章做得比较好,当然也许你可能有一门课已经有一个比较好的文章,那你再花两三个月时间去润色,把它翻译或者重新写成英文等等,也会有好处。那本科的同学呢?其实本科的同学不是没有机会,因为我们的本科教育质量确实是越来越好,而且很多本科的同学在本科阶段做的研究真的不比硕士生同学做得差。我的师弟(他就是在从北大元培出来的),他本科的研究就做得非常好,非常有意思,然后我把这个研究推荐给我的老师看,他一看就觉得“没有问题,这就是我们想要的人才”,所以完全是有机会的。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研究是在北大席天扬老师的指导下做出来的,所以也不是偶然。不一定要念硕士才能够被录取,关键还是看有没有证据表明你是一个热心研究,并且有能力做出好研究的同学。

Q:您认为国内大学本硕非政治学专业,没有相关工作经历可以申请政治学的PhD吗?

我的看法包括两块。一块是基本能力,现在我们越来越多做一些定量的研究,所以最好的情况是,尽可能在大学期间掌握,高数、线性代数,概论等课程,最好有一些编程的技能(编程的技能也可以后面学),有这样的一些背景。第二点就是对政治学感兴趣,对文献有所了解,这样的话就算你是其他专业的,也没有特别大的劣势。当然也得看你是什么专业了,比如经济学社会学,其实它的问题意识是很接近的,方法也很接近,我觉得这并不是很大的问题。当然,如果你在一些文科院系,那就要去说服录取委员会的老师,你有一定的定量分析能力,至少你学起来不会很困难。

Q:本科从经济转定量方向政治是读统计的硕士还是读政治的硕士?

不管是政治学、经济学还是社会学,现在竞争度都比较激烈,最好有自己的研究,而且是跟你申请的博士项目相关的研究。如果能做到这点,那之前有没有念过硕士,并不是一个非常本质的问题。但如果你没有,你想要更多地了解政治学的内容,那么读政治学的硕士当然是有好处的;读统计的硕士也能够训练类似的技能,自己读一些文献,然后写出一篇不错的writing sample ,我觉得完全可以。如果同时看到一个统计的硕士和一个政治学的硕士,那就要看他的课程训练是什么样的,他的文章怎么样。对于统计专业的硕士生,我会担心是他对政治学是不是很了解,对于政治学的硕士(如果他读的项目不是非常好),我会担心,第一政治学的硕士是否真的能帮助他了解政治学文献,第二他在其它方面有没有合适的技能。

Q:本科有什么课程可以帮助自己?

我觉得有时候大家trying too hard了,我在本科的时候也是,有很多很多的数学课,还考了GRE的subject 数学,也许有用,也许没用,目的好像都是为了发信号,而不是为了兴趣,也许把时间是花在真正对这个领域有所了解,跟这个领域的老师做些研究,做点助研的工作可能更好。

Q:英国的授课型硕士能够申请美国的博士吗?一年时间会不会太短,对学术能力产生疑惑?

我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一年制的话,你刚开始学,就要开始申请了,那我还是用之前重复过的回答,就是大家在看材料时并不是那么看重是牛津剑桥,还是哈佛麻省理工,不会被名字唬住的,因为大家都在学术圈里,大家都知道,每个学校出来的学生都有很大的异质性,所以还是看你个人的材料有没有分量。当然好学校接触好老师的机会多一些,如果你在这几所学校表现特别优秀,你接触的老师能够给你提供几封好的推荐信,而且这个老师又有一定的影响力,我觉得当然是有好处的。

Q:定性研究是不是不适合去美国,应该去其他地区呢?

我觉得不是这样,政治学里面有很大一部分还是田野研究和定性研究,而且我自己也认为田野研究非常非常重要。录取委员会也会有偏定性的老师,如果这位老师看到一个非常非常强的定性研究申请人,他/她也会非常激动,因为这样的申请人不是很多。关键是你怎样在那么多想要做定性研究的申请人中脱颖而出,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更困难的问题,因为定量的话,至少你还有一些数学成绩,你至少还跑过一些回归等等。那么对于定性研究,你是不是能够拿出一份比较拿得出手的定性研究,这是你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你可以,我觉得你可以脱颖而出,而且美国有很多非常非常优秀的老师在做这个,包括我以前的一位老师、明年的政治学会的主席Kathleen Thelen,她就是做定性研究的,一位非常优秀的思考者。

Q:政治学的前景?政治学、经济学博士的区别是什么?

那正好我一起来回答,我刚刚说了,一开始你考虑读博士的时候,就要考虑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职业选择。当然还有你的兴趣,你会为了兴趣放弃一些金钱上的收入,但还是一个职业上的选择。那博士读出来后能不能找到工作,我觉得这跟你怎么训练自己很有关系。如果你有五年的时间,你有不用为自己吃喝住担忧的时间,看你怎么训练你自己,市场上是不是也需要这些技能。有些博士训练的技能跟市场是没关系的,不是说这些技能不重要,对学术研究而言是重要的,但跟市场没关系,那就比较容易在学术界以外找到工作,所以你要考虑这些取舍。

Q: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训练。

我觉得经济学更加偏重数学,我在硕士阶段也算接受过一定的经济学训练。我觉得经济学在基础训练阶段,就是一部分简化版的应用数学在经济问题上的应用吧。当然,向上面学,会回到思想上面来,但现代经济学无疑对数学有很高的要求。经济学和政治学在统计上的训练是比较接近的,差别在于在经济理论和政治理论上的训练,经济学是应用数学在经济领域上的应用,政治学在理论方面还是比较文的,要读很多书。在训练方面的差别是,经济学要做习题集,政治学要上那些理论的课程,每门课一周大概要读250页的材料,通过阅读这些书、文章来理解理论,当然要看具体的领域,比如美国政治领域,有一部分比较正式,包括博弈论的应用。

Q:有一位同学问,在美国政治学领域里,是不是整体来说,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很淡?

在我了解的几个系里,并不是这样。我在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包括我现在所在的UCSD,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合作还是非常频繁的。

Q:老师可否介绍一下政治学与经济学交叉的PhD项目。

其实政治学和经济学交叉的项目不多,哈佛有一个,但是非常非常难申请,我当年申请过,但是失败了。这样的项目不多,为什么呢?因为政治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叫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学里面,它要么在商学院,要么在排名靠前的几所学校里比较强,申请这些学校,竞争都非常激烈。

Q:Writing Sample要写多少页,10页会不会太短?

我觉得完全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学术文章,它不用非常长,也许15-20页是需要的,有些短一些的可能需要15页。你还需要一些表格、一些证据等等。

Q:Personal Statement的行文思路是要表现出自己做了很多事的零散风格,还是要表现出自己对文献的思考?

这两种方式也许都可以,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就是要易读,因为大家读你的文章,一开始扫的时候不会超过30秒的时间(当然对方有兴趣,会花再长的时间)。怎样在给定的30秒阅读时间内,抓住读者的兴趣,这是你要想的问题。我觉得清晰的结构是比较好的,比如说,每段的句首让人有兴趣,结构比较工整,比较容易理解,这样是比较好的,最好是一篇应用型的文章,而不是一篇散文型的文章。

Q:如果是跟政府相关的工作经验,对申请政治学博士有用吗。

如果你在政府内的工作,能够帮助你产生一些洞见,这些洞见能够启发你的研究,提一些想法是能够让别人眼前一亮的,那就会有帮助。无论是在政府还是其他部门的工作经历,我觉得都可能没什么用,也可能有用。因为学校找的是研究型的人才。但如果你在工作期间积累的技能(无论是统计的还是写作的)相辅相成,或者说这份工作能给你对一些问题提供洞见,并反映在你写作的材料中,那么就是有用的。比如我的一位好朋友,曾是华盛顿邮报的记者,他不仅非常能写,而且在华邮期间,持续关注警察执法暴力问题。后来,这个问题成了他的博士论文的主题。

Q:怎么样整理学派的渊源,摸清楚学术的圈子,有哪些办法呢?

这是一个好问题。大家想一想,所谓的教育,并不是老师凭借垄断权利,告诉大家只有通过他才能读到一些文章,现在大部分文章都可以通过网站,个人主页,或者学校的图书馆下载到,没有什么垄断,但老师的作用就是给你一个脉络,告诉你现在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发展到什么程度,这是老师的作用。但我也能够理解,有些同学在某些情况下并没有这样的资源,能够接触到这样的教学资源。

我觉得一个好的办法是,比如你对中国研究感兴趣,你就看看现在在中国研究领域谁比较活跃,或者过去谁比较活跃,根据一下他们的研究。其实,最简单的一个方式是持续地看我们的政见,看看政见中跟中国相关的研究是在做什么,同时你再追索下去看哪些人在做这些研究,这些人所做的研究大概是关于什么的,他们的网站上的课程大纲(syllabus)里的文章是关于什么的,这样你就可以很自然地对这个小的领域有大致的了解。看比较有名的老师的课程大纲是一个挺好的办法。

Q:政治经济学博士毕业后的出路是什么?

首先我澄清一遍,在你申请的时候是没有政治经济学这样一个专业的,很少有这样一个专业。在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是属于发展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一般在申请时,有的同学会说我想做political economy,但大部分同学会说我想做macro,想做development,在政治学上说political economy是有点模糊的,一般更常见的是,做国际关系、比较政治、美国政治。那回到这个问题,政治学博士或者经济学博士毕业之后能够做什么?经济学博士如果不走学术道路的话,我见到很多人出去做数据分析师,而且收入也不错;政治学的一个出路是智库 ,但是收的人不多,还有很大一批是去做跟数据分析相关的工作。所以说跟训练很有关系,尤其现在政治学有点转向的意思,大家在5-6年的时间里花了很多时间学习一些和数据分析相关的技能,现在看起来。这些技能在市场上还是很有用的。

Q:能不能介绍一下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前景。

首先,政治经济学本身不太好定义,但是在经济学里面,前几年政治经济学非常火的,如果你关注发表的情况的话就知道,最好的几个经济学家都在做政治经济学,这也是他们关心的热点,因为他们发现很多政策之所以没效率,本质上是政治的无效率。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国家,这一点都越来越明显了,所以政治经济学很热。对于发展中国家也类似,很多国家欠发展的问题其实有背后所谓的政治经济学根源,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对政治经济学非常感兴趣。政治学要研究政策背后的政治机制,或者政治本身,所以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还是挺有希望的。

Q:有同学问Svolik的书。

在政治学里面有一块叫Formal Model,是博弈论在政治学里面的应用。我自己尝试着做了一些工作,我的合作者陈济冬是特别优秀的博弈论专家。因为政治的一些特点,政治学里的有些game(博弈))变得很有趣。那需不需要数学知识呢?当然需要博弈论的知识,博弈论有一部分是数学,其实更多的是你不要怕数学,不要怕analytical thinking,如果你很害怕数学,博弈论对你来说会是一种挑战。但你完全可以做其他东西,比如你很喜欢Svolik这本书,你可以欣赏,你不一定要做这个东西。对我自己来说,我也更多的是从一个欣赏者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以合作者的身份一起做一些工作,但这并不是我的本行。

Q:在处理数据时已经写了很多代码,writing sample 是不是要提交这些代码

我觉得不需要。如果这项工作很困难的话,是可以通过文章表现出来的。审阅材料的老师不太可能一页一页地去看你的代码,对大部分研究,如果它像样,你要相信老师是有能力去判断这背后是有多少工作量的。当然表达要很清楚,这很重要。

Q:我GRE有短板,我可不可以用哪方面来弥补。

这位同学的问题很有代表性。问这个问题的同学,其实还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想申请这件事。换个角度,站在老师的角度想。成绩达到325或者330(我不知道这个成绩是高还是不高,我很久没有接触这方面的考试了),从老师的角度来讲,只要想要招的人(包括母语非英语的同学)能够用英语流利地交流、表达、阅读、做研究,同时也对这个问题感兴趣,能够通过他目前的工作展现他研究的潜力,那就可以了。怎么来回答你的问题呢?其实很难回答,要看情况,要看你的文章是不是真的很优秀、很出色,如果文章特别好,那英语也许就并不是很大的问题。这不是说一定要去优化一个目标函数(这边少了一点,那边多了一点),而是要客观地评估;一篇好的文章,即使它没有投到什么会议,只是在你的书桌上,它也是一个很好的文章,完全可以把这篇文章更清楚描述给录取委员会审阅材料的老师。

Q:GRE考试和同时在做的其它几个项目如何平衡?

GRE的确重要,但并不意味着GRE达到一定标准之后,再增加多少分,我被录取的可能性会增加多少,如果它不是一个短板的话,可能过了第一轮之后就没那么重要了。至于几个研究一起搞,我觉得比较好的策略是集中精力在一个项目上,因为老师要看到的是潜力,可能一个很好的项目就能表明你很有潜力,这样好过尝试几个一般的项目,毕竟数量本身虽能代表你很勤奋,但并不一定表明你能做出好研究,也许存在正相关,但不像一个特别好的研究那样显著。

Q:关于面试。

面试非常重要。因为如果你进入了面试,比如博士项目的面试环节,那么恭喜你,你应该已经在一个很短的名单上了,因为申请人名额有限,不太可能每个人都有面试机会,面试专家对你的材料很感兴趣才会花时间约你面谈。那么面试主要考察什么呢?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那些不太容易从材料上直接获取的信息,对于中国人来说,语言当然是很重要的。很多中国同学也许“写”得不错,他们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材料写得很漂亮,但是“说”成问题,他们不敢“说”,当然这种问题现在越来越小,因为大家的英语越来越好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大家对问题的反应,比如在个人陈述中提到,自己对哪个问题感兴趣,那面试官再追问几个问题,就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到你对这个问题理解的深度是怎么样的,以及你的兴趣来源是什么。从这几个方面就可以判断你是不是适合我们的项目。也许你很优秀,但是有其他更好的项目适合你。

Q:理工科的本科或者硕士转社科类有什么建议。

首先,理工科有一个非常强的数理背景,这是非常好的;并且由于专业的原因,会一些统计、coding,或者用过matlab之类的,这跟之后要使用的工具很接近,这些都是很有利的因素。特别要注意的是,你要怎样去说服别人自己对社科类的问题和专业真的感兴趣,你的passion的来源是什么,如何表明你确实对这个专业有所了解,读过一些专业相关的文章,你比较喜欢谁的文章,你认为谁的文章有什么样的问题等等。如果你对这些专业问题能够表现出一定的了解,那就比较能够打消对你盲目转专业的疑虑。招生的老师不想看到的是,“我就是想来美国念书,就是想找一个比较容易录取或者听上去比较fancy的项目来念一下”。但是如果你能表明自己确实有热情,且对这个领域有所了解,然后还有一些理工科的优势背景,当然是有好处的,是我们非常欢迎的。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他做的研究非常好,他原来是搞CS的,现在在研究一些非常有趣的题目。总之,要注意在我前面说到的几点上,有所弥补就可以,其实就是原滋原味地表达出你对社科的热情和兴趣就可以。

Q:是否可以推荐一下美国在政治法律交叉研究的老师。

耶鲁大学有一位老师叫张泰苏老师,你们可以关注一下他,我是他的粉丝,他写的东西非常好,如果你对法律和政治的交叉比较感兴趣,或者是历史(他原来是历史学的博士),大家可以关注一下他。

Q:我想了解下JD/PhD in political science的情况,这块的交叉研究是也重定量?

我自己没有念过JD,但我有两位美国朋友,一个是哈佛的PhD-JD,一位是斯坦福的PhD-JD,从他们的经历来看,两个人还是不一样的。一位是先读的JD再读的PhD,一位同学是在读PhD的第三年开始读的JD,这两种路径大家都可以考虑。但是他们两位都是数量分析能力非常强的。一位朋友是因为读JD,然后发现对法官的一些意识形态很感兴趣,他想用数量的方法去研究它,后来他去读的PhD。另外一位朋友是在读PhD的时候他觉得有能力和兴趣去学习一下跟法律相关的问题,去读的JD,这两种都有可能。至于有没有什么交叉?当然是有交叉的。有一些法学院的老师也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在我们政治学里面也有研究 judicial branch专门的领域,在中国政治里面还比较少。哈佛的王裕华老师会做一些中国的judicial 的研究。在中国领域,可能因为制度上的原因,确实难做一些。

整理人:阿米尔 Gloria 可能振
校对:刘璐 姜碧华 方可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