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偏北:跟着民国历史大家重游故地 | 针尖多味听觉馆

图、文 / 小水母

音频编辑 / 鸽子

是行也,为欲认识西北社会之基本问题,故舍康庄之陇东南及河西不游,而惟游于公路尚未通达之陇西,盖种族、宗教诸问题惟此一区为纠纷而难理也 ……西北各省受回教文化最早,教中巨子萃焉,其游于北平者并以达成同人之绍介而相捻,是以予于西北尤向往。

顾颉刚《西北考察日记》(1939)

顾颉刚(1893-1980),江苏吴县人。原名诵坤,字铭坚,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是中国近代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者。

九一八事变之后,顾颉刚创办了三户书社,旨在做抗日通俗读物,影响很大。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人开出黑名单,顾颉刚就在其中。

为了躲避封锁,三户书社一路从北平迁到了绥远、西安、汉口和重庆。而顾颉刚本人也为了中英庚款董事会委派的西北设计教育工作,顾颉刚一路到了甘肃。

1937年9月,他从兰州出发,一路经过临洮、渭源、康乐、岷县、临潭、卓尼、夏河、和政、宁定、临夏和其它甚至连车马都难以抵达的地方,历时一年左右。

2017年夏,沿着顾颉刚当年游历的足迹,我也与朋友一同去了那串长长的名单当中的两个地方——岷县与临夏。

百度地图上岷县、临夏的所在位置

夜至岷县,看上去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县城,却号称国际药材中心。然而,顾颉刚民国26年写的游记中,就曾记录,岷县和附近的漳县都以药材出名,尤其是当归、党参、黄芪等。相较漳县,岷县在当年更有着煤金银铜等矿产,水运陆运等交通也较为发达,属于商贸往来、各种人群汇集的重镇。

如今,岷县市区不大,东西狭长分布,集市位于市中心。一个丁字路,南北走向多餐馆,东西走向多摆摊商贩。

在市场上随处可见如脸大的白面馒头馍馍,顶部被切了两刀,分成四瓣,露出当中五彩的颜色。对半切开后,如丹霞地貌,色彩层层叠叠。其中的绿色源自苦豆粉。苦豆晒干磨成粉状,呈绿色,本地人在做面饼、馍等不同面食时,均爱撒上一把。

从岷县到临夏,市区呈现出了更为浓厚的民族风情。

临夏古称抱罕、河州,自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之后,在此地有众多信徒,逐渐形成了回教徒集散地,包括现在的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

临县附近的刘家峡水库

张承志在《心灵史》中对河州是这样描述的:

河州濒临大夏河,是甘肃南部个离开青藏高原的一个回族密集居住的小城。它南靠藏区,北近兰州,中间有黄河滚滚流过。它居民复杂, 语源奇特,回民中藏着撒拉、东乡、保安三个特殊的小族。河州地区忽穷忽富,贫瘠与丰饶错综,有着各式各样的风土。河州城百步一寺,家家念经,郊外八坊分划回民各派,圣徒们的拱北林立,宗教是生活中的盐。

我眼前的临夏干净整洁,回族传统聚居的八坊也正在改造。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尚未完工,自外人角度看,更像南方的小城,巷道狭窄,家家户户大门或半掩或紧闭。

本期节目中,你将听到:

· 顾颉刚与抗日战争时期的大西北

· 岷县:国际药材中心观感;西北特色小吃

· 临夏:文学作品中的河州;外国学者的田野观察;正在改造的八坊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网易云音乐收听,或在豆瓣搜索名为“针尖”的用户,或在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针尖”或手动添加https://cnpolitics.github.io/radio/mig/feed.xml

书单:

顾颉刚:《西北考察日记》

张承志:《心灵史》

Erie, M. (2016). China and Islam. In China and Islam: The Prophet, the Party, and Law (Cambridge Studies in Law and Society, p. I).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播客中引用部分为小水母翻译)

歌单:

刘东明-西北偏北

野孩子-黄河谣

张诠-你可知道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针尖(zjianorg),也可以在豆瓣、网易云音乐、podcast各个平台找到我们。如果你有想说的,可以留言或搜索添加微信号soundcommune, 加入针尖多味听觉馆听众群,与我们一起戳破泡泡。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