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马讲华语,没你想的那么容易 | 针尖多味听觉馆
提要:二十啷当岁的大马华人朋友,他们平时关注什么?从小到大,他们要学习几门语言?为什么以马来语为国语的马来西亚,有能用中文打流利辩论的辩手,比如因为奇葩说大火的胡渐彪、颜如晶?这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图、文/鸽子
来大马旅行之前,槟城、怡宝这些地名听上去还有点陌生。但这些地方走出的歌手,却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比如梁静茹,阿牛,光良……光看他们的名字,就能哼出一两首代表作。
歌手阿牛出生在马来西亚的槟城州,而槟城的华人人口占总人口的四成,是马来西亚唯一一个华人为第一大族群的州。
1786年,英国殖民者来到槟榔屿创建殖民地的时候,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华人生活在这里。槟城也在中国近代史上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孙中山先生曾经先后5次来到槟城筹备广州起义,最著名的黄花岗起义就是在槟城策划的。
(打铜仔街120号,同盟会当年的活动据点)
但可别忘了,大马人口比例最高的是占据六成的马来人。近年来,槟城州的马来人比例甚至也超过了华人。作为一个海港城市,马来人、华人、印度人、欧洲人等各色人种聚居在槟榔屿。而多元的族群构成大大丰富了饮食选择,这一点首先便宜了游客的胃。
(娘惹侨生博物馆)
其实,那个唱《桃花朵朵开》的阿牛就有好几首作品是关于马来西亚的小吃:比如《mamak档》,写的是马来西亚街头很常见的印度人开的餐馆,中文叫“嘛嘛档”;《来我家吃饭》里,用马来语提及了若干有特色的大马小吃,从椰浆饭(nasi lemak)、叻沙(laksa),到咖啡乌(kopi o)、沙嗲(satey)、印度煎饼(otak otak),还有咖椰糯米糕(kaya kuih)……和阿牛的歌一样平易近(诱)人:
欢迎来我的家
请你吃 nasi lemak
吃完了吃 laksa
再来一杯 kopi o…
欢迎来我的家
请你吃 otak otak
吃完了吃 satey
再来一盘 kaya kuih
如果早早听到这首歌,可能我旅行时就多了一份美食指南了吧。当然,为了对得起乔治市无处不在的街头小吃和「马来西亚美食之都」的名号,在一天时间里,我也「努力」打开自己的胃,尝试了各式风味小吃。
我的旅行手记里,记下了这样的体验:
最早知道马来椰浆饭,竟然是在亚洲航空的广告上。也许当地航空公司的餐食正是外国游客到达陌生地区最快速了解特色美食的方式。维基上写,这是「非正式国肴」。
大中午,天热得让人没胃口。我和偶遇的台湾姑娘在即将收摊的周末早市,寻觅到了街头仅剩的两份马来椰浆饭(nasi lemak )。小小的,拿香蕉叶包裹着成一个方块。以往对椰浆的体验,是泰式咖喱里奶油般的质感,或者东南亚甜品里的配料。但这个不是,打开叶子,就是一小块米饭,配点小江鱼,参巴辣椒酱够辣,带着咸香。椰奶呢?椰浆呢?后来才知道,椰浆是用来泡米的,然后煮成饭。被我自己想象中椰树牌椰汁的人工香料味骗了。
下午,我与小伙伴进了一家更精致的马来餐馆,trip advisor 上能排上星星的那种,来吃饭的人还有不少白人面孔。我坐下来,要了一份酱牛肉,还有冰咖啡和甜品。牛肉的酱汁,其实更像沙爹味,带着一丝丝的咸甜。而餐馆的特色甜品竟然叫「殖民地柠檬挞」(colonial lemon tart),也是极具历史风情了。
傍晚去了汕头街。从名字便可看出,这里早期有大量的福建移民。晚市华人的街头摊子,五六点以后才出,等太阳好不容易落下去,整条街终于热闹起来。茶室没有空调,也可以在路边进食;门口站着贩卖食物的摊主,一边烧菜一边招徕顾客,随时欢迎你进去的。我要了鸭粥粿汁,看着像是北京卤煮的鸭子版。天还是热,还是想吃冰。接着我们点了冰冰的糖水,什么四果汤,白果汤,冰豆花儿……还有永远喝不够的白咖啡。
夜晚又一次逛到小印度,几个人点了份咖喱羊肉配饼当夜宵,还有印度拉茶。所谓拉茶,据说是马来西亚印度人的独创,用两个杯子远距离倒来倒去,看似拉来拉去,故名“拉茶”,“拉”得越长,泡沫越多,味道就会好羊肉口味力度之重,让我不断想喝茶;然而,醇香入味,但甜到疯狂的拉茶叫我长了记性:以后去吃印度菜,一定一定要记得要店家「少放糖」。
一天吃到晚的结果就是,夜里三点,被南洋白咖啡和印度拉茶撑到失眠。
当然,在节目里我们不止谈论了美食,更多的还有大马的华人本身——二十啷当岁的大马华人朋友,他们平时关注什么?从小到大,他们要学习几门语言?为什么以马来语为国语的马来西亚,有能用中文打流利辩论的辩手,比如因为奇葩说大火的胡渐彪、颜如晶?这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实际上,在马来人至上的观念下独立建国之后,华文教育一度被削弱。在大马讲华语,或许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容易。
在这期节目里,鸽子和小水母继续聊着她在大马的旅行,这一次从美食说起,看看在多元族群散居的马来西亚,在大马的华人是怎样的存在。
你会听到:
• 娘惹侨生博物馆观感
• 叻沙(Laksa)与饮食文化
• 奇葩说与大马的华文教育
• 华人的社会地位与历史背景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网易云音乐收听,或在豆瓣搜索名为“针尖”的用户,或在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针尖”或手动添加https://cnpolitics.github.io/radio/mig/feed.xml
相关链接:
阿牛与大马饮食文化有关的歌:《mamak档》《来我家吃饭》
胡渐彪《荒漠中的华教》演讲视频:http://www.iqiyi.com/v_19rrn7rccg.html
马哈蒂尔·本·穆罕默德:《马来人的困境》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Malay_Dilemma
独立中学相关文章:https://asean.thenewslens.com/article/40766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针尖(zjianorg),也可以在豆瓣、网易云音乐、podcast各个平台找到我们。如果你有想说的,可以留言或搜索添加微信号soundcommune, 加入针尖多味听觉馆听众群,与我们一起戳破泡泡。
发表回复